4月8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市應急管理局在市應急管理指揮中心聯合開展2023年防汛應急預案桌面推演。市委書記劉爍主持并講話。他強調,當前,我市已經進入了汛期。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zhàn)情緒、僥幸心理,進一步提高站位、強化舉措、健全機制,做到思想上一刻不松、措施上一環(huán)不漏、責任上一抓到底,奮力奪取全市防汛工作的全面勝利,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熊運浪作點評講話。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余鋼到現場指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強,副市長劉運成,萍鄉(xiāng)經開區(qū)管委會主任劉建中參加觀摩。 本次桌面推演以萍鄉(xiāng)市2019年7月9日洪災實況背景進行,設置監(jiān)測預警、逐級響應、應急處置及響應終止四個階段,重點展現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對預警研判、響應會商、領導決策和調度指揮的工作過程以及不同險情處置的方法進行研討。 觀摩演練后,劉爍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結合此次演練成果,認真分析問題短板、總結經驗做法,進一步完善防汛應急預案、提升應急處突能力,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指揮體系要更加高效,建立統(tǒng)籌有力、協調有序、反應靈敏、運轉高效、平戰(zhàn)結合的指揮體系,強化市防指的統(tǒng)一領導,進一步落實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平臺、統(tǒng)一值守、統(tǒng)一研判、統(tǒng)一調度的機制,加快建立“平時一線督導、戰(zhàn)時坐鎮(zhèn)指揮”的平戰(zhàn)轉換機制,形成步調一致、整體聯動的工作格局。 ——會商研判要更加科學,健全以專業(yè)分析為基礎的綜合會商機制,推動應急管理、氣象、水利、水文等部門滾動會商,共同分析研判雨情、水情、災情發(fā)展趨勢,形成完整的災害風險態(tài)勢圖景,梳理影響風險走向的關鍵變量,確?茖W決策、精準決策。 ——救援力量要更加充實,加強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推進基層韌性能力提升和第一響應人制度建設,推動專業(yè)力量、個人力量、社會力量有效協同,確保隨時能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堅持依靠群眾、發(fā)動群眾,全力筑牢人民防線;完善防汛應急社會和市場參與機制建設,支持社會力量全方位參與常態(tài)減災、預警響應、應急救援、過渡安置、恢復重建等工作。 ——應急演練要更加常態(tài),常態(tài)化高頻次開展應急演練,并針對演練暴露出的問題,逐一解剖分析、積累經驗、吸取教訓,促進演練形成制度成果和實踐成果,不斷完善應急預案,提升應急處突能力。 ——值班值守要更加嚴格,嚴格執(zhí)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始終保持在崗在位在狀態(tài),嚴格落實汛情、險情、災情報告制度,對擅離職守、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依紀依規(guī)嚴肅追責問責,切實筑牢安全度汛堅固屏障。 熊運浪在點評講話時要求,要著眼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抓成果轉化,推動演練成果轉化為實踐能力,切實提升基層組織單位的應急處置和救援能力。要抓預案完善,確保各級各類預案規(guī)范統(tǒng)一、相互銜接,專項預案與總體預案有機結合。要抓能力提升,配備與“防大災、搶大險”相適應的救援設備和先進設備設施,增強“即調即用、即用即保、快速供給”能力。要抓宣傳教育,普及各類知識技能,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筑牢應急管理和搶險救援的人民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