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wǎng)首頁 聚焦刊登 30年如一日 他對精神失常繼女不離不棄! 中國網(wǎng) 年過七旬,按理是頤養(yǎng)天年、含飴弄孫的年齡了?74歲的李國華卻還在照顧50歲的繼女的路上跋涉著:為她洗衣漿衫、買菜做飯,照顧日常起居……在旁人看來,李國華這一生過得可真是遭心:好不容易含辛茹苦將三個女兒拉扯大,還沒來得及品嘗生活的一絲甜味,苦難和不幸一個又一個相繼襲來:岳母不幸患上乳腺癌,二女兒(繼女)精神分裂,妻子患上尿毒癥。妻子去世后,給李國華留下一堆治病欠下的債務和沒有血緣關系,精神異常20年的二女兒。既當父親又當母親的李國華傾情付出,無怨無悔,為繼女遮風擋雨,護她衣食無憂,為她撐起了一片父愛的天空。 圖為街道工作人員來探望李國華父女 50載呵護 父愛如山 李國華家住江西省萍鄉(xiāng)市安源區(qū)鳳凰街李子園何家巷8號。雖然這個家缺失女主人多年,但無論何時何地,他都將簡樸的家拾掇得窗明幾凈,一塵不染。 圖為李國華正在洗衣漿衫 李國華20多歲時,與前妻因性格不合離異,帶著大女兒與同樣帶著半歲女兒丹丹的肖國清重組家庭,并再生了一個女兒。對丹丹,李國華一向視同己出。丹丹二十歲那年,突然精神失常。李國華和妻子帶著她到處尋醫(yī)問藥,見效甚微。丹丹患病后,生父幾乎和她斷絕了聯(lián)系,不聞不問,形同路人。當有人為李國華打抱不平,指責丹丹生父身為教師,工資比他高,無論從哪方面負擔丹丹都天經(jīng)地義,無可厚非,勸李國華把丹丹送回生父身邊時,李國華居然沒有一句埋怨和指責的話,還為其辯解:他還有孩子要負擔,可能也有說不出的苦衷。再說我們和丹丹都習慣了住在一起。 每天早上,李國華早早起來煮好面條,再叫丹丹起來用餐;午餐、晚餐也是做好后再叫丹丹上桌。丹丹從患病后,就再沒叫過李國華爸爸,要不稱老李,要不直呼其名,像個淘氣的孩子。但不管她叫什么,李國華都是滿臉慈愛,笑嘻嘻地答應著。 圖為相依為命的父女倆 丹丹不會用洗衣機,也不會用廚具,更不會做其他家務活。有一次,李國華回老家喝酒,因路遠當晚沒趕回來。第二天一大早,李國華匆匆趕回家,發(fā)現(xiàn)廚房里的蒸鍋被燒穿了。從此,李國華再也未曾單獨遠離過家里一天。遠嫁甘肅的小女兒多次打電話讓李國華出門旅游放松放松,李國華何嘗不想外出散散心開開眼界呢?可一想到丹丹暈車,不能同行,要出門旅游就只能把她一個人丟家里,馬上斷然擺手拒絕。唯一一次出遠門,是去年春節(jié)前,小女兒突患急性胰腺炎,病情兇險。心急如焚的他不得不將丹丹托付在兄長家里,火急火燎地趕往甘肅探望。待女兒病情好轉(zhuǎn)穩(wěn)定,又馬不停蹄趕回萍鄉(xiāng)。 丹丹的病情必須每天按時按量服藥,李國華每天時刻注意觀察她的情緒,聽到她說“吃了”還不放心,一定要親眼看著她服藥才安心。 去年,李國華發(fā)現(xiàn)丹丹日益消瘦,擔心她患有暗疾,不顧疫情期間看病的種種不便,愣是想法把她帶到醫(yī)院做全面檢查。丹丹住院期間,李國華醫(yī)院、家里兩頭跑,樓上樓下天天來回好幾趟,端水送飯陪護,人瘦了一大圈。 情深意重 此生無悔 說起來,李國華和肖國清的婚姻還是肖國清的母親撮合的。當時,在感情上受過挫折的肖國清不愿跟李國華處對象。其母勸女兒:這個男人面相憨厚老實,看人看得重,跟著他不會吃虧。 事實證明,李國華的確看人看得重。岳母患晚期乳腺癌時,乳房上的潰瘍無法愈合,每天血水直流,傷口潰爛得不忍卒看。李國華每天幫她耐心細致清理創(chuàng)口、換藥,給她擦身抹澡,喂飯喂藥。岳母便秘嚴重時,他還用手幫她從肛門往外摳,一點都不嫌臟累。 老話說: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這話仿佛是李國華命運的寫照。送走岳母不久,妻子肖國清又患上了尿毒癥,身體異常虛弱,長期需要打針、吃中藥。每次看病,李國華總是背著妻子上六樓下六樓,累得喘不上氣。他主動承擔起了全部家務,熬藥、做飯、照顧丹丹,樣樣不落。只要打聽到哪兒有好郞中,就背著妻子去看,還安慰妻子放寬心,別怕花錢。15年下來,醫(yī)藥費花了30多萬元,欠下了一大筆債務,還是沒挽回妻子的性命。 妻子臨去世前,因擔心李國華日后再娶無暇照顧女兒丹丹憂心忡忡。李國華明白她的心思,握著她的手一再寬慰她:你放心,我不會再結婚了。只要我在,就會把丹丹照看好。妻子火化那天,小舅子問李國華以后打算怎么辦?李國華紅著眼圈,堅定地回答: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不會少丹丹一口。 歲月催人老,李國華的身子骨沒以前硬朗了,患上了糖尿病和高血壓,他也像妻子那樣愁思綿綿:萬一自己走在丹丹前面,誰愿意接力照顧她的余生呢?他跟社區(qū)工作人員探討此事,也向有關部門咨詢過,還反復叮囑大女兒、小女兒:爸爸要是走了,你們一定要記得來看丹丹,給她零花錢哦。 對身邊人盡心盡力,對鄰居,李國華同樣是古道熱腸。他家附近住著個單身鄰居,常上外撿垃圾,堆在家里和門口,既臟又臭,蒼蠅飛舞。李國華只要路過,就會主動入戶幫他打掃、收拾得干干凈凈。對面鄰居找上門來,說手頭一時緊張,能不能借點錢急用。李國華二話不說,從女兒寄來用于買年貨的錢中抽出一大疊塞給鄰居。左鄰右舍無不夸李國華人善心好。 熱心公益 傳遞溫暖 盡管日子過得并不順暢,可只要社區(qū)有啥事,李國華總是隨叫隨到,不叫也到。社區(qū)開展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李國華次次有份,干活的勁頭全然不像一個年逾七旬的老人,反而像個拚命三郎。 圖為李國華積極主動參加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 有一次,社區(qū)組織去文明巷25棟拔草,工作人員叮囑李國華要戴好手套,保護雙手?衫顕A干著干著,嫌戴手套拔草慢,影響進度,索性摘掉手套光手拔草;更換宣傳欄時,李國華搶在年輕人前面爬上樓梯;清理垃圾死角時,李國華用力過猛把衣服掛破了,社區(qū)打算買件衣服送給他,他堅決不同意:“沒事,補補還可以穿。” 哪兒的路燈不亮了,哪面墻的小廣告多了,哪兒的垃圾要清理了,哪兒的墻面要重新粉刷……只要李國華知道了,馬上第一時間報告社區(qū),說不能讓社區(qū)在文明創(chuàng)建中落下一點點。一個人幾乎包攬了他所住樓道的外粉刷。 疫情封控期間,李國華天天從早上到晚上,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一天都沒休息。做常規(guī)核酸檢測時,他總是早上五點就起床,挨家挨戶通知社區(qū)居民起來排隊做核酸檢測。遇上個別居民睡過頭沒來,他馬上不辭勞苦爬樓敲門叫醒居民,即使一天爬五六次樓梯,腿累得又酸又軟,也不抱怨一聲。 命運之神一次又一次向李國華張牙舞爪,將他層層碾壓,但他從不屈服,搖搖晃晃站穩(wěn)腳跟后,挺直腰桿,迎著風雨,咬著牙關,逆風而行,用長在心底的善良,刻在骨子里的堅強和仁愛,書寫著屬于一個普通人的獨特華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