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 《萍鄉(xiāng)日報》百姓欄目 刊發(fā)文章《“鄉(xiāng)村CEO”文敏的興農夢》 報道我區(qū)麻山鎮(zhèn)橫崗村黨總支書記 村委會主任文敏的興農故事 具體報道如下 ↓↓↓ 萍鄉(xiāng)日報 報道內容如下:“橫崗村”詞條瀏覽量超1600萬,“文敏在橫崗村”的賬號收獲粉絲達2.5萬余人,累計觀看人次超百萬,成交近3000單,線上線下累計銷售額突破500萬元……如今,村播在村里已經不再是新鮮事,橫崗村正成長為全市小有名氣的農村電商示范村。一部手機、一個視頻、一場直播,不僅助推了家鄉(xiāng)的名優(yōu)農特產品火爆出圈,帶領村民“云致富”,甚至還可以把家鄉(xiāng)的旅游文化推向世界,這正是文敏堅持自己“造星夢”的初衷。 “單挑”直播:緣起一批魚文敏是萍鄉(xiāng)市湘東區(qū)麻山鎮(zhèn)橫崗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連他自己都沒想到,回鄉(xiāng)不到四年,自己居然成為了一個擁有近3萬粉絲的“網紅書記”“直播達人”,被村民戲稱為鄉(xiāng)村CEO,個人視頻號還孵化出一個全省首家村播基地,集直播培訓、網紅孵化、電商運營、農產品集散中心等功能于一體,全鎮(zhèn)14個村的村支書和30多名返鄉(xiāng)青年成了直播主力軍,剛出水的新鮮塘魚、新采摘的山間野味、應季的蔬菜瓜果,文家的臘魚、李家的黑豆、王家的蜂蜜……各式各樣純手工農家土特產,每天都通過他們的鄉(xiāng)村直播間,源源不斷銷往全國各地。文敏的“造星夢”要追溯到“一批魚”。橫崗村土沃田肥,全村遍布大小四十八口水塘。去年,橫崗村大力推進“填平復耕”政策,變水塘為高標準農田。魚塘里那些活蹦亂跳的魚兒,讓村干部們頗感棘手。左思右想,文敏決定利用自己的抖音號“文支書在橫崗”試水直播帶貨。此前,文敏一直用短視頻展示村里的風土人情,挖掘村里的新鮮事,在抖音積累了一萬多名粉絲。第一次直播時,因不熟悉規(guī)則,文敏被關了“小黑屋”。實踐出真知,如今,那些“直播術語”他早就輕車熟路,隨手拈來。帥氣陽光的外形,幽默的俚言俗語,新鮮光滑的大草魚,讓直播間人數(shù)直線上升,最多實時在線人數(shù)有2000多人,場觀16萬人左右。買魚的游客從周邊蜂擁而來,無形中還帶火了橫崗村的鄉(xiāng)村旅游。線上熱火朝天,線下也沒閑著。村干部全部披掛上陣,推著三輪車、開著私家車,挨家挨戶、走門串巷送魚!懊刻焐砩隙寄喟唾赓,車上、身上散發(fā)著濃濃的魚腥味,真的成了地地道道的‘魚販子’了。”文敏打趣道。最終,線上線下銷售額達57萬元左右,有的村民拿到近7萬元賣魚收入。從那時起,文敏的心里就種下了“線上賣貨,助力村民”的種子。 正式直播:造福一群人網上直播賣魚讓村民嘗到了“甜頭”,直播帶貨的“火苗”也順“勢”生長……本村的、鄰村的鄉(xiāng)親們迫切想通過直播間把自家的農副產品賣出去,村兩委班子順應需求,臨陣磨槍學起了直播知識。“白天處理村務,下了班6點就開始直播售賣農產品!蔽拿艚榻B。直播時,村干部人人都有“角色”擔當:凌揚負責收貨,把控質量,以及直播組貨和賣貨后的賬目管理;婦女主任宋愛輝負責出賬,把銷售所得支付給村民;選調生楊筱軒負責抖音號的視頻剪輯拍攝;葉松竹除了管理村里的“農林水”,還要負責貨運站的貨物收發(fā)……70多歲的村民文大爺是個手工蔑匠,由于年事高又不會騎車,每次都是肩扛手提著他編織的椅子和掃帚去趕集,一次最多也只能背三四張椅子。文敏嘗試著把他的產品拿到直播間賣,沒想到還真有人喜歡這些手工產品,第一次直播就供不應求,從此,文大爺天天沒事就坐在家里織個不停,最多一天能賺200多元,樂得他咧著沒牙的嘴笑個不停:“哈哈,我這把老骨頭也能享受到直播的紅利哦!60歲的村民寧陽平養(yǎng)了不少雞、羊、魚,人稱“三軍司令”。以前養(yǎng)的雞生出的蛋因個頭小,賣不了好價錢。文敏在直播間一吆喝,這些初生蛋的價格上去了,一年直接增收2萬元以上。小小手機成了“新型農具”,“小屏幕”讓橫崗村的農產品銷售一路紅火,村民日子也“一火再火”,“錢袋子”漲得鼓鼓的。 抱團直播:為了一個夢今年6月,一個大膽的想法在文敏心中醞釀——整合麻山鎮(zhèn)內14個村的資源,“一村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痹诼樯芥(zhèn)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4個村共同注冊成立了萍鄉(xiāng)幸之福強村富民農旅發(fā)展有限公司,控股瓜果蔬菜基地、黑山羊養(yǎng)殖基地及廣告、傳媒、物業(yè)公司等7家公司,統(tǒng)一品牌、統(tǒng)一宣傳、統(tǒng)一物流,實現(xiàn)資源優(yōu)化配置,形成多元化發(fā)展的產業(yè)格局。同時,對直播帶貨進行更加專業(yè)規(guī)范管理。各個村紛紛拿出自家特色產品,從農產品到手工藝品,從田間美味到文化體驗,一一亮相直播間。一個集直播、倉儲、品控、物流和售后等服務為一體的“湘東做東”“愛心助農”村播孵化基地,于8月份正式啟動。8月27日,文敏攜全鎮(zhèn)10個村支書亮相直播間,挑戰(zhàn)10天賣完農戶滯銷的10萬余斤陽光玫瑰葡萄。村支書們質樸的語言、憨厚的笑臉、笨拙而略顯生硬的肢體語言以及背后的鄉(xiāng)村故事,贏得了眾多網友的信任與支持。10天之內,12萬斤葡萄銷售一空,種植戶們一掃愁云,連連驚嘆直播的巨大魅力和效應,送來致謝的錦旗。“這是我們幸福村的茶葉。”“我們橫崗村的芒粽還有土豆,個大味美,你不想來試試嗎?”“這是我們蘇坊村的金銀花,還有蜂蜜”……”田間河畔,麻山鎮(zhèn)的村支書們眉飛色舞地直播帶貨,漸入佳境。就連蓮花縣路口鎮(zhèn)豐施村的黨總支書記蔡曉媛,武功山風景名勝區(qū)萬龍山鄉(xiāng)茅店村的黨總支書記、全國人大代表譚新萍都紛紛跑來取經,準備同樣擼起袖子大干一場。從孤軍奮戰(zhàn)到并肩前行,直播間的持續(xù)火爆為村民繪就了一幅誘人的帶貨新圖景。越來越多當?shù)厣踔镣獾氐拇迕裆暾垺按宀ァ迸嘤枴!爸辈ラg的寶寶們,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們家自己種的有機黑豆……”年近70歲的脫貧戶朱珍蘭鼓起勇氣,大膽地用她的萍鄉(xiāng)“塑料普通話”在鏡頭前廣而告之,成為第一批經過“專業(yè)”培訓的主播。如今的“村播”團隊麾下已集合數(shù)十名村播,有以村書記為主的“紅色村播”,也有以女性為主的“巾幗村播”;有以種植戶為主的“幸福村播”;也有以返鄉(xiāng)大學生為主的“時尚村播”……表嫂當廚、華菲特酒莊、橫崗阿龍、新塘抖農等當?shù)刂髽I(yè)和互聯(lián)網達人,也被這股村播熱潮席卷進來!爸辈ラg就像一個廣告平臺,把公域流量變成了我們的私域流量,不少人成為‘回頭客’‘鐵粉’,來了又來,買了再買!蔽拿粽f,“讓大多數(shù)人學會直播,當上‘明星村播’,成為‘鄉(xiāng)村運營官’,是我的一個終極夢想。我希望看到‘月月有直播、時時能直播、人人能帶貨’的局面,網絡流量真真正正轉化為致富增量!绷⒍院螅t薯粉絲、扎魚、鹽果子、臘肉等本地特色農產品將爭“鮮”上市,文敏和他的團隊又緊鑼密鼓地籌備起營銷活動,希翼著這些家鄉(xiāng)的“土特產”“好風景”能被更廣闊的世界看見并接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