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xiāng)城事網—萍鄉(xiāng)最具影響力門戶網站 門戶 城事資訊 查看內容

【改革巨變話萍鄉(xiāng)】高路入云端

2018-12-24 07:43| 發(fā)布者: admin| 評論: 0|來自: 中國江西網

摘要:   金秋時節(jié)重陽日,插友”普萍來電話邀我去重返十八灣。我興奮地回答:“好呀,好好好,聽說十八灣通車都好幾年了,我夢中都回十八灣好幾回了!”  魂牽夢繞的十八灣,是我和普萍上山下鄉(xiāng)插隊落戶當“知青”的地 ...

  金秋時節(jié)重陽日,插友”普萍來電話邀我去重返十八灣。我興奮地回答:“好呀,好好好,聽說十八灣通車都好幾年了,我夢中都回十八灣好幾回了!”

  魂牽夢繞的十八灣,是我和普萍上山下鄉(xiāng)插隊落戶當“知青”的地方,那時叫新泉公社紅星大隊十八灣生產隊,地處武功山脈西南端的九龍界下,海拔1600多米,應該說是萍鄉(xiāng)地勢最高的一個村莊了。就是在這個山高路險“云深不知處”的十八灣,留下了我們太多的青春艱難記憶……

  艱難記憶最深的當數(shù)“路難行”。唐詩曰“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上十八灣之難,是不會比行走蜀道輕松的。從新泉公社去十八灣,30幾里都是崎嶇山路,九曲十八灣,泉水叮咚響,山路入云端。那時村民們到新泉街上去趕個集或者買農藥化肥什么的,太陽沒露面就要出門,日落西山才能回到家中,真可謂“朝發(fā)夕歸”。我們“知青”和當?shù)氐拇迕駛,每天就是在這陡峭崎嶇的彎彎山道上討生活,挑重擔,背竹木,一步一石階,汗水摔八瓣,頭頂是青天,白云繞身旁……唉,路難行!

  路難行,心不甘,山里老表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在上世紀70年代初便開始想修條上十八灣的公路,但那時只有決心和勞力,沒有鋼筋與水泥,全公社男女老少齊上陣,只是挖出了一條從新泉公社到楊家灣的簡易泥沙路,顛顛簸簸勉勉強強可以通行汽車。公路通上十八灣,在山里老表心中只能是個夢!

  20年前的一天,十八灣村民李新文等人下山進城找到我,要我替他們向市交通局寫個報告,說現(xiàn)在好多村莊都修通了水泥公路,他們也想要點錢修通上十八灣的路。報告我是很快替他們寫好了,但他們的圓夢之日卻還在苦苦地等待。不過,夢想成真的日子離他們卻是越來越近?邕^20世紀的門檻,從新泉到楊家灣的泥沙公路鋪上了水泥。過了幾年,又聽到楊家灣到獅子巖修通了水泥公路的好消息……

  在回憶往事的時間里,普萍駕車帶著我“呼哧”一下就從萍鄉(xiāng)城進入了武功山區(qū),順著喬嶺河旁的水泥公路疾馳奔去,不用半個小時,我們就穿過楊家灣越過獅子巖,沿著盤山公路登上了鎖在云霧之中的十八灣。在路上等候我們的李新文等老朋友熱情迎上前來與我們握手,他笑呵呵地念起了他的打油詩:“改革巨變夢成真,山鄉(xiāng)公路村村通,九龍界下十八灣,高路一條入云端!

  (作者:石上流)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