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友邦, “最美萍鄉(xiāng)人”、白源街機關干部, 12年軍旅生涯, 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士兵”、榮立“三等功”。 “爸爸,你快回來?我不小心摔一跤,很痛,你帶我去醫(yī)院!”“爸爸現在還有些工作沒忙完,你趕快打電話給媽媽,叫她和奶奶開車送你去醫(yī)院,爸爸現在回不來。”晚上9點多,白源街農辦主任何友邦正在村里值守卡點,接到了兒子的電話,還沒說上幾句便把電話掛斷投入到工作中。 1月27日正月初三,何友邦接到上級疫情防控工作緊急通知后,他立即跟家人匆匆告別,從宣風老家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天沒有回過家,想兒子的時候他只能通過微信與兒子視頻,據了解何友邦的兒子摔一跤左手骨折,疫情期間他卻從未請假。每次視頻的時候兒子總是問:“爸爸你什么時候回呀,我都好久沒看到你了”。他總是回答兒子,爸爸現在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你在家要聽媽媽的話不要出去,在家好好學習。 何友邦來到單位后接到的第一項任務,就是隨街工作組進駐源壁村,24小時值守監(jiān)測隔離人員并為他們送日常用品和蔬菜。正因為他與村民“隔門不隔心”,一聲問候,一個真誠微笑,一次耐心解答,一個關切眼神,不僅讓村民感到無比溫暖,還獲得了大家的信任和配合。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被隔離人員成功解除隔離后,他沒有選擇休息而是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戰(zhàn)場”上新的崗位---卡點值守和責任區(qū)宣傳。“現在請你們立刻各回各家,不要聚集、嚴防疫情傳播,這不單是你們自己怕不怕的問題,更是一個對家人、對親友、對社會負責任的問題”。何友邦拿著喇叭穿梭在村民小區(qū),勸說扎堆聚集的村民,一段時間下來,嗓子都喊啞了。 發(fā)放宣傳單、勸導群眾戴口罩 到農貿市場查看有沒有宰殺活禽動物和野生動物的情況,指導轄區(qū)養(yǎng)殖戶做好消殺防疫工作,這些都是農辦主任何友邦每天的日常工作,由于農辦庫存物資緊缺,他迅速向領導匯報,并向上級農業(yè)農村局爭取到了6箱消毒水等物資,發(fā)放到轄區(qū)內養(yǎng)殖場和養(yǎng)殖散戶手中,督促他們做好消毒工作。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他始終沖在疫情防控一線,入戶摸排、站崗值守、發(fā)動宣傳,消毒隔離等每一項工作都有他的身影。在危險時候他總是沖在前,他說,“我是一名退伍軍人,雖然已經退伍,但我一生都是軍人,我必須沖在防疫最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