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街兩旁枝繁葉茂的灌木盆景 走在江西安源蓮花街上,街道兩旁青翠蓬勃的景觀苗木格外亮眼,村民曾書林正在撿拾苗圃里的垃圾一邊說道:這些景觀盆栽好在有老姚照顧,才長得這么好看。一旁的女組長戴永珍接茬說:老姚真恰得苦,只要出太陽就給花草澆水,一條街要走好幾趟,這會兒他正好在前面澆水呢。 姚羅華挑水走在街道 老姚叫姚羅華,后埠村民,今年63歲。走到蓮花街中段,只見老姚挑著一擔(dān)水桶,拿著一個水勺,正給街道兩旁的苗木澆水!罢ㄟ@么多錢為我們搞好綠化,我們就要做好維護(hù),不能讓這些花草死了,不然這錢就白花了”,說起初衷,姚羅華這樣說。2017年城郊管委會投入55萬元提升改造蓮花街后,環(huán)境狀況和街道形象大為改觀,還種下了近100株景觀苗木,附近的居民非常喜歡來這里散步。細(xì)心的姚羅華在散步時發(fā)現(xiàn)這些苗木,被太陽一曬就蔫壞了。第二天姚羅華便自備水桶、勺子給苗木澆水。整條街道近100來株苗木,姚羅華姚來回6趟才能全部澆完。這一干便是兩年多,只要出太陽,苗木就需要澆水,姚羅華便楊丞琳每天查看天氣的習(xí)慣。夏天氣溫高,每天都需要給花草澆水,他往往五點多就需要起床,花費一個多小時澆水。姚羅華還說,這些苗木每年要施兩次肥,剪一次枝,不然沒營養(yǎng)長不高,沒有形狀不好看,這些都是他自掏腰包、自備工具,他笑著說:這些花不了幾個錢,看到這些苗木長得好,我心情也很舒暢。一邊往前走一邊給苗木澆水,姚羅華發(fā)現(xiàn)一個花盆破了,他折回家找來鉗子和鐵絲捆扎好。 姚羅華正在澆水 捆扎破損的花盆 在他的帶動下,就有很多像曾書林一樣的村民加入愛護(hù)苗木的行列中,水果店老板娘將門口一排的苗木澆一遍,為減少老姚挑水的距離,餐飲店老板免費提供自來水;劉阿姨帶著小孫子散步時會多看兩眼苗木盆栽,看到有垃圾就撿出來...... 餐館免費提供水 1975年姚羅華在后埠村農(nóng)場參加工作,1978年分配在菜科所,22.7畝菜地,除了負(fù)責(zé)賬目管理,地里干農(nóng)活、早起賣菜都有他的身影,還考取了農(nóng)技師等諸多資格證。疫情防控期間,自設(shè)卡第二天開始志愿值守20余天,聽從安排調(diào)配,哪里缺人就去哪里。 姚羅華家庭是一個黨員之家,兒子、兒媳和女兒都是黨員,他從小就教育孩子們要遵紀(jì)守法,把工作做好。在他的引導(dǎo)教育下,孩子們在自己的工作領(lǐng)域都非常出色!霸邳h需要的時候我愿獻(xiàn)出自己一切和生命,今后將多做好事,多辦實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做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這是姚羅華在入黨申請書里寫的一句話,他也時刻在踐行著自己的入黨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