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正是花香四溢、綠樹成蔭的時節(jié),縷縷陽光傾灑大地。26日上午9點,蘆溪縣新泉鄉(xiāng)楊家灣村貧困戶韓遠芳,穿梭在月池度假村的庭院里。像往常一樣,每天清晨或傍晚,他都會細心照料、呵護著這些花花草草。 “再過個把月,這里又是一片新景象了!表n遠芳一邊忙碌一邊高興地說道。如今,剪枝、鋤草、護花、清潔,這位六旬的老人樣樣在行。 韓遠芳正在工作 家庭變故 陷入困境 韓遠芳今年66歲,身板清瘦、臉龐黝黑,家里三間兩層的樓房和整個月池度假村的環(huán)境衛(wèi)生被他收拾得干凈有序。 老韓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妻子溫柔體貼,兒子聽話懂事,老韓本人也善良勤快,干農(nóng)活是一把好手。農(nóng)閑時,他會在附近打短工或做點小生意貼補家用,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在他的努力下,為兒子建起了新房,娶了媳婦。隨著孫子小傲的長大,他本以為可以歇一歇享受清福了,然而,命運卻和這個質(zhì)樸勤勞的老漢開起了玩笑。 2013年,兒子患癌癥,韓遠芳傾盡所有,最終卻未能挽回兒子的生命。次年,兒媳改嫁,留下了年僅12歲的孩子和10余萬元債務。喪子之痛使得韓遠芳的老伴備受打擊,疾病纏身,需要韓遠芳日夜照顧。一連串的變故也讓這個家雪上加霜、債臺高筑,再次陷入困境。 精準扶貧 恰逢其時 就在韓遠芳最困難的時候,黨的精準扶貧政策來了。2014年,韓遠芳一家被精準識別為貧困戶。根據(jù)韓遠芳一家因病致貧、缺少發(fā)展資金的情況,村里與駐村工作隊專門為他制定了脫貧計劃,采取了低保兜底、醫(yī)療救助、教育資助和扶貧小額信貸等方式,確保韓遠芳能夠盡快脫貧。 第一書記上門看望爺孫倆 2017年6月,孫子小傲初中畢業(yè)了,眼看爺爺辛苦勞累,奶奶又重病在身,小傲打算棄學外出打工。駐村第一書記與工作隊成員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幫忙聯(lián)系上萍鄉(xiāng)高級技工學校模具專業(yè),并與學校說明情況,免除學雜費,每年還爭取到生活困難補助1000元。安排好孩子讀書之后,又聯(lián)系上新泉月池度假村,為韓遠芳謀到一個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工作,每月工資1600元,解決了他的就業(yè)問題。村里還安排他干起了公益性崗位守墓員,每月有300元收入。 2018年,悲痛再次降臨,韓遠芳的老伴因心臟病去世!翱粗鴮O子一天天長大,現(xiàn)在政府和干部們又對我家這么照顧,我想開了,得好好活著。”韓遠芳說。 韓遠芳照料放養(yǎng)的土雞 勤勞雙手 收獲幸福 八畝田地,數(shù)十畝山林,不能坐吃山空,駐村工作隊和韓遠芳一起制定了一個脫貧路線圖:種植紫紅米1.5畝、紅米1.2畝、水稻5畝,山林里放養(yǎng)40多只雞和6頭牛,幫扶干部彭均萍還送來了30多只鴨苗。 “國家政策好,自己也要使勁搞!彪m然戴上了貧困戶的帽子,韓遠芳卻始終把自力更生放在心中。要強的韓遠芳還一直堅持做小工,無論有什么活,只要能打聽到、聯(lián)系上,他總會騎上摩托車去做,用勤勞的雙手踐行著“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曬出“脫貧賬單” “出欄3頭黃牛、50只鴨鵝,駐村工作隊幫忙銷售2000斤大米,加上工資和政府補助,一年收入五萬余元”。 “孫子現(xiàn)讀大專班了,每學年享受雨露計劃3000元,助學金1000元,暑假期間還到蘇州的工廠打工掙了7000塊錢! “現(xiàn)在兒子患病時的十來萬欠款還清了,家里的二層樓房重新搞了裝修,存折上還剩了1萬多元哩……”當和第一書記方華閑談聊天,算起經(jīng)濟賬時,韓遠芳黝黑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文/謝友云 劉艷紅 圖片均由蘆溪縣委宣傳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