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就要為群眾干實事,不然對不起組織的重托,更有負于老百姓的信任!边@是湖上鄉(xiāng)山下村第一書記劉金元掛在嘴邊的話。2018年3月,劉金元接受組織委派,以駐村第一書記的身份進駐山下村。 當好黨員干部“帶頭人” 山下村曾因村兩委班子不團結、帶領致富能力不強、黨員活動開展較少等原因,一度戴上了“軟弱渙散村”的帽子。駐村伊始,作為“老基層”、老黨員,劉金元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改變山下村現(xiàn)有局面。通過走村入戶了解情況,加上多年的農(nóng)村工作經(jīng)驗,很快劉金元就意識到,要想改變村莊現(xiàn)有的局面,就要先從黨員入手,打造一個過硬的黨支部。 彼時的山下村,沒有一間像樣的黨員活動室。為了讓黨員有個固定的活動場所,劉金元反復琢磨,經(jīng)與村干部商議后,決定將辦公樓二樓的一個會議室精心布置,為黨員打造一個“溫馨的家”。同時,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以主題黨日和黨員“政治生日”為契機,組織黨員開展活動、召集黨員商議事務。黨員有了議事權,也就有了歸屬感,有了責任意識,轉變了以往只聽不說、懶得參與的思想和行為,支部的凝聚力明顯增強。2019年,山下村獲評全縣先進基層黨組織,完成了從“軟弱渙散村”到先進基層黨組織的蝶變。 當好造福百姓“貼心人” “劉書記,有空一定要到家里來坐!”“劉伯伯,坐下喝杯茶再走!”在山下村,劉金元走到哪里,總能聽到鄉(xiāng)親們一聲聲熱情的招呼。有人問他,為何他在山下村那么“吃香”?劉金元總是打趣地說道:“我有法寶啊!眲⒔鹪炖锏摹胺▽殹保鋵嵕褪撬约撼Uf的一句話:“去村里不是當干部,要當好一個為村里著想的人!睘榱吮M快熟悉情況進入角色,劉金元到村任職的第一天就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只用了短短十幾天時間,就摸清了村里的基本情況,走訪了全村69戶貧困戶。 在山下村,劉金元投入精力最多的還是五保戶和殘疾人。貧困戶周金文本人肢體殘疾,妻子體弱多病,一個孫女智力殘疾,另一孫子和孫女在校讀書,全靠兒子和兒媳打零工維持生計,生活非常困難。為幫助周金文家如期穩(wěn)定脫貧,劉金元經(jīng)常上門溝通脫貧計劃和措施。在得知周金文想通過養(yǎng)殖脫貧時,劉金元趕緊與相關部門溝通聯(lián)系,幫周金文申請到了兩萬元小額貸款。有了啟動資金,加上周金文原本就懂一點養(yǎng)殖技術,周金文家的養(yǎng)殖脫貧計劃很快就見效了。如今,周金文已經(jīng)依靠養(yǎng)殖家禽,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當好強村致富“引路人” “要脫貧,不僅要‘輸血’,更要‘造血’!眲⒔鹪钪@句話的意義。在為每戶貧困戶制定對應的脫貧致富措施的同時,他還想著如何壯大村級集體經(jīng)濟,帶領更多群眾致富奔小康。通過與村兩委溝通、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山下村將扶貧產(chǎn)業(yè)選定為建設光伏發(fā)電項目。如今,這個項目每年能為村集體經(jīng)濟帶來7萬元左右的收入,為村里的貧困戶帶來每年每戶均4000元的經(jīng)濟效益。 在劉金元駐村期間,山下村新建新農(nóng)村建設點4個,不僅方便了老百姓生活,還大大改善了村莊環(huán)境。走得順暢,住得舒適,看病不難,吃穿不愁,收入豐厚——這是劉金元心里的新時代鄉(xiāng)村畫卷。為了描繪好這幅圖景,幾年來他與村兩委干部從一件件小事做起,幾番艱辛、幾番努力,如今,山下村的五保戶都住進了“交鑰匙工程”住房,69戶292人如期脫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