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安源區(qū)白源街白源村以標準化、規(guī)范化、信息化為主要抓手,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建設,在基層黨組織與村民之間架起“連心橋”,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白源村位于萍城東郊,周邊與大陂村、源壁村、開發(fā)區(qū)橫板管理處相連,轄區(qū)面積2.4平方公里。全村有10個村民小組,總戶數346戶,常住人口1781人。白源村黨支部在2018年升格為白源村黨總支,在網格上設紅光紅遠(黨員26人)、新村新民新田(黨員21人)、白源劉家坊車輪下(黨員14人)、小水安全(黨員18人)4個黨支部,共有中共黨員79名。 突出政治建設,以“左右直拳”夯實“三化”之根 堅持“領頭雁”工程,抓好黨員管理,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白源村以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為重點,按照提衣提領子,牽牛牽鼻子,辦好農村事,選優(yōu)配強班子,夯實基層根基,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領導力。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發(fā)展黨員首位,嚴格標準程序,把好黨員入口關,加大在退役軍人、致富能手、?埔陨蠈W歷人員中發(fā)展黨員力度,通過標準化建設,建強脫貧攻堅、疫情防控、防汛抗洪等一線戰(zhàn)斗堡壘,積極探索“飲水思源、用心愛源、致力興源、正本清源”的黨建新模式,切實做到支部引領,發(fā)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 強化制度執(zhí)行,以“上下勾拳”打贏“三化”之本 大力實施基層黨支部規(guī)范化建設,實現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健全、制度完備、運行規(guī)范、檔案齊全。一方面,以“黨建+志愿者”“黨建+群建”“黨建+社會組織”等“黨建+”活動載體,實現黨組織與社會其他人員的密切結合,激發(fā)黨組織的活力。以疫情防控為例,通過設立“臨時黨支部”、“黨員先鋒崗”,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示范引領作用,樹典型,推進“黨員先鋒崗”建設,帶動全體村民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另一方面,以“三化”建設架起黨群“連心橋”。全新建設的黨群服務中心不僅使黨員學習活動有場地、上軌道,也使黨員服務群眾更加規(guī)范起來,如今的白源村,村干部集中統(tǒng)一辦公,全程提供以精準服務、集成服務、下沉服務為核心內涵的“媽媽式”服務,讓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以前辦個事可能今天找這個明天找哪個,現在基本可以做到“進門”“出門”兩個步驟完成。 黨員參與防汛工作,圖為排查安全隱患 改造提升后的黨群服務中心群眾辦事更便捷 做好融合文章,以“前后擺拳”融合“三化”之新 “三化”建設的實效還體現到脫貧攻堅、掃黑除惡、落實民生實事等各項中心工作上,把組織優(yōu)勢轉化為發(fā)展優(yōu)勢,把組織活力轉化為發(fā)展活力,如發(fā)揮紅色網格作用,建立1名支部書記+N名村組長的紅色管理模式,加強鄉(xiāng)村治理,確保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創(chuàng)新“三會一課”、黨員志愿者活動方式,從學習內容、主題選定、活動策劃、出臺方案到形式確定,讓黨員“按需點菜”,確保“對口味”,提高黨員的參與率和積極性,長效化促進“三化”建設質量一個不減、內容一項不少,推動基層黨組織“三化”建設效果全面提升。通過開展“支部出題,黨員選題”活動,引導黨員積極參與到“支部出題,黨員選題”積分考核的活動,根據參加主題黨日活動、走訪聯系群眾、幫助群眾化解矛盾糾紛、幫助群眾解決生活或生產上的困難等內容制定了考核標準,增強黨員身份意識,鼓勵黨員爭當先鋒模范。 組織黨員外出學習 慰問老黨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