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xiāng)城事網(wǎng)—萍鄉(xiāng)最具影響力門戶網(wǎng)站 門戶 城事資訊 湘東鎮(zhèn) 查看內容

【新時代贛鄱先鋒】吳東升:護村民守初心 促民生擔使命

2020-8-27 15:52| 發(fā)布者: cs小編網(wǎng)網(wǎng)| 評論: 0|來自: 湘東組工

摘要: 為激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學習踐行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立足崗位爭創(chuàng)第一等工作,在抗擊疫情等重大斗爭中沖在前,在服務群眾、引領社會風尚中作表率當先鋒,根據(jù)市委組織部《關于印發(fā)〈關于在全市開展“龔全珍式好黨員好干 ...
      為激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學習踐行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立足崗位爭創(chuàng)第一等工作,在抗擊疫情等重大斗爭中沖在前,在服務群眾、引領社會風尚中作表率當先鋒,根據(jù)市委組織部《關于印發(fā)〈關于在全市開展“龔全珍式好黨員好干部”選樹學活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萍組字〔2019〕28號)精神及有關工作提示,通過自下而上、逐級推薦、層層遴選的方式,推選出了一批“新時代贛鄱先鋒”暨“龔全珍式好黨員好干部”!跋鏂|組工”開設“新時代贛鄱先鋒”專欄,為大家介紹他們的先進事跡。今天,讓我們了解本期的主人公:湘東鎮(zhèn)道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東升。

      萍鄉(xiāng)市湘東區(qū)湘東鎮(zhèn)道田村,一個風景秀麗、民風淳樸的城中村。村委會大樓是一棟八十年代的老房子,雖外表陳舊,但樓內干凈整潔。該村的村支書吳東升是一位人人稱贊敬佩的好支書。他為村民們帶來了切實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村民們都說:“有吳書記在,我們感覺很踏實。”
      吳東升書記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道田村人,1991年12月參軍入伍,在湖北服役3年,退伍后從事個人運輸,從2011年開始擔任代村長、副書記,直到2015年成為正式村長,2019年村長、書記一肩挑。八年來,他騎著一輛破舊的摩托車在村里鄉(xiāng)間穿梭,村里的每一條路,每一戶人家,每一個角落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里。

甘當扶貧“引路人”

      “吳書記,這次我家老二如愿考上研究生了,感謝政府的幫扶,相信以后我家的生活也會越過越紅火的。”吳志云拉著吳東升的手高興地說道。吳志云夫妻二人身體都不好,無法從事較重的體力勞動,一家五口常年蝸居在一間破舊的老房子中,生活捉襟見肘。家里的三個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考上了大學。吳東升深知教育對于一個貧困家庭實現(xiàn)長久脫貧的重要性,也清楚地認識到孩子們的學習必須立即得到保障。他和駐村第一書記周德文及扶貧專干李芳蘭一起想盡一切辦法,在各項扶貧政策的幫扶下,于2015年成功脫貧,給吳志云和他的妻子周會華申請低保,找能夠解決溫飽的工作。為解決三個孩子的都能上得起學的問題,主動聯(lián)系相關部門、準備申報材料,替三個孩子申請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助學金、貸款、相關的補貼,讓孩子們能夠安心上學,不再為學費發(fā)愁。為改善一家五口人的住房條件,于2019年完成了房屋主體部分改造,同時進行了改水改廁。然而,吳書記的幫扶也不止于此。疫情期間,得知吳志云一家人都居家隔離,家里沒有存糧和防疫物品,主動到他家里送去了口罩、消毒水、大米蔬菜和日常生活用品。“三個孩子,目前有一個研究生在讀,有一個大學在讀,還有一個已經畢業(yè)參加工作能賺錢養(yǎng)家了呢。感謝吳書記幫忙,讓我家的孩子享受到教育扶貧政策下的各種幫扶和補貼,才能讓我家三個孩子都上大學讀書,成為真正的高校畢業(yè)生!”吳志云的妻子滿懷感激得說道,現(xiàn)在已畢業(yè)的大女兒吳麗,目前在深圳一家公司里做會計。吳東升說,“深圳是國家的經濟特區(qū),在那上班發(fā)展機遇大,也能讓她學到很多東西!

做好矛盾“解鈴人”

      走進道田村牛水塘自然村,干凈整潔的水泥路通往著各個村民家門口,擺放整齊花草的農家小院清爽利落。住在周邊的村民晚飯過后都會在這個寬敞亮麗的道路上散步休閑,只要一提起在牛水塘建立新農村建設的事情,無一不夸贊吳書記。
      在前期規(guī)劃道路時因有個雜屋,卡在出入主通道的“咽喉”部位。吳東升書記主動前往該戶家上門做協(xié)調溝通工作,沒想到這個戶主無論怎樣做工作就是不同意拆除。因雜屋屬于私人財產,而修建道路又是為公共所用,就這樣吳書記每天晚上到周邊以戶主會議形式了解村民對環(huán)境整治的想法,并跟村民講述道路硬化是提升農村環(huán)境的基礎,商議如何做通雜屋戶主的工作。終于在一個多月后,雜屋的戶主同意了拆除。雜屋的拆除使牛水塘自然村建設工作可向下一步正常推進。
      面對基層工作就是要相信群眾、發(fā)動群眾、依靠群眾。這是道田村開展工作時吳東升都要強調的第一要義。村民組長吳振平說,“無論是在濱河南路延伸線前期的拆遷工作還是牛水塘新農村建設工作中,吳書記都能找準矛盾點依靠群眾、從多方面下手,從中做好溝通解釋工作,讓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進行!

勇當前線“沖鋒員”

      “滴滴滴......”手機的聲音響起,吳東升書記連忙從口袋里掏出手機來,接通后手機另外一頭里面?zhèn)鱽淼募鼻星笾穆曇!皡菚洠冶救嗽诤铣5聞展,妻子和孫子、孫女在家,洪水漲到門口已有一米多深,馬上要進屋了,雜屋里發(fā)現(xiàn)一條蛇,家人害怕!眳菚洅鞌嚯娫捔⒓磶说狡浼抑凶屑毑檎遥l(fā)現(xiàn)蛇已經走了又安排人將貴重物品搬到二樓,次日水位仍在上漲,吳書記一早便派人員用皮筏艇將其家人安全轉移。與吳東升共事多年的吳紹軍說:“吳書記,他從洪水慢慢開始上漲到水位逐漸降低,帶頭幫助著受災村民轉移,就是為了盡可能護住村民的安全和減少村民的財產損失?墒牵詈笫撬约杭沂転淖顕乐,所有的物品都被大水給淹沒了,財產損失達到了百分之百!”他家地勢較低,吳東升書記不顧自己家中被洪水浸泡近兩米高,帶領黨員們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救災與災后重建工作中,送水、送飯,轉移受困村民及財產,被淹農戶家進行防疫消毒,全村的垃圾進行全面的清理。每天忙到凌晨一點多回家躺在臨時拼搭組合的木板“床”上休息幾個小時。短短幾天整個道田村就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生活。村民紛紛稱贊道:“有他這么負責任的村支書,完全不用擔心村上的安全問題了!编従余嵔飞徴f:“吳書記的妻子前幾年的那場車禍后一直腰痛,為了支持他的工作,默默地一個人將家里清理干凈,一句怨言也沒有,真是一位賢內助,值得我們婦女同志學習”。
      今年春節(jié)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洶涌而至。為做好村內人員管控工作,吳東升自大年三十日開始帶領村支兩委成員及黨員志愿者一起投入到村里的疫情防疫工作之中。在他的苦口婆心勸導之下,正月里共有5戶準備辦酒席的村民都取消了活動。由于村內宣傳設備較為陳舊,吳東升和志愿者們每天走路,在村道上來來回回一天幾十公里的“轉悠”,防疫知識傳達給全村每家每戶,廣告店不開門,就手繪宣傳標語,提高村民意防疫,從源頭上打贏防疫站。吳東升從年前的‘嘮叨’到利用流動廣播、微信群、電話提醒、上門宣傳,用鄉(xiāng)土味、接地氣的形式,讓“少走動、不聚集、戴口罩”等防疫知識更深入人心,讓全村廣大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確保疫情防控知識傳遍到各個村落。不少村民都笑著說道:“雖然每天都能聽見吳書記嚴厲的“碎碎念”,但是他的“話癆”,讓我們大家心里有了實實在在的安全感”。在值勤防控期間,多次為村民采購日常用品、藥品等物資,正月十五那天還自己掏錢訂購一批元宵,為居家隔離的村民送去了暖心的節(jié)日祝福。
      上戶摸排返鄉(xiāng)人員、24小時輪守卡點、入戶宣傳防疫知識、勸導村民扎堆聊天……在疫情防控期間,吳東升始終是“戰(zhàn)疫”線上的沖鋒員,全力阻斷一切疫情傳染,切實維護群眾生命安全。
      危急時刻他守護“大情大義”,每一次他堅定的守護帶給道田村村民們更大的戰(zhàn)勝災難信心!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