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務巡防隊日常巡邏(許豫萍供圖) 記者李小濤報道:“雪亮工程”深度應用,治安防控體系更加健全;網格化管理覆蓋全縣所有黨小組,組團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屋場貼心會”“志愿調解室”“連村解紛”實踐站、義務巡防隊等特色品牌持續(xù)擦亮……近年來,上栗縣不斷創(chuàng)新基層社會治理,打造“五治融合”強大陣容,實現了公眾安全感和群眾滿意度“雙提升”。 ![]() 群眾給義務巡防隊送錦旗(許豫萍供圖) 升級改造縣鄉(xiāng)村三級綜治中心 群眾安全感顯著提升 “我們居住在這里越來越安心了,每天把摩托車放在家門口都不用擔心!卑踩性絹碓礁呤菞钺l(xiāng)安子全社區(qū)居民邱明華的切身體會。 在該鄉(xiāng)綜治中心,高清監(jiān)控能看到全鄉(xiāng)400余個地方,做到了重點地段、交通要道、復雜場所、居民聚集區(qū)和重要基礎設施的全覆蓋。 近年來,楊岐鄉(xiāng)將市域社會治理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政治任務,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在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方面,出臺“以獎代補”政策,調動工作積極性。 楊岐鄉(xiāng)副鄉(xiāng)長曾婧介紹,截至目前,全鄉(xiāng)共投入300余萬元改造鄉(xiāng)、村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項目,共安裝高清攝像監(jiān)控495個,應急廣播192個,做到“雪亮工程”和應急廣播全覆蓋。 ![]() 上栗縣網格調度指揮中心、天網工程(記者李小濤 攝) 當日轄區(qū)人員流動情況,車輛出入情況……上栗鎮(zhèn)濱河社區(qū)籌資120余萬元,建設智慧平安社區(qū)綜合治理實體化平臺,精準到“人、房、車、物”等要素的無盲區(qū)、AR實景、非接觸智能感知體系,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效能。 2020年,上栗縣致力于提升改造縣、鄉(xiāng)鎮(zhèn)、村三級綜治中心。投資3500萬元,新建縣級綜治中心(網格調度指揮中心、天網工程)。 此外,按照“二心三室二區(qū)”“四室一窗口”要求,全縣采取鄉(xiāng)鎮(zhèn)申報、綜治責任單位聯(lián)動幫扶等形式推動建設26個樣板村(社區(qū)),調度推進全縣各級綜治中心組團式服務和綜治責任單位綜治網絡建設。 截至目前,全縣規(guī)范化打造村級綜治中心共102個村(社區(qū)),村(社區(qū))綜治中心綜治信息平臺專線接入率為100%。 ![]() 整齊的裝備(許豫萍供圖) 覆蓋全縣164個村(社區(qū)) 365天為群眾保駕護航 總人數2059人,覆蓋全縣164個村(社區(qū)),上栗縣義務巡防隊猶如點點繁星,散落在全縣各個角落。 在上栗鎮(zhèn)勝利小學校門口的馬路上,勝利村義務巡防隊隊長梁耀海正帶領隊員組織學生過馬路。“我們有23名隊員,自2018年成立以來,在勝利小學門口護送學生過馬路從未間斷。”梁耀海說。 ![]() 義務巡防隊護送學生過馬路(記者李小濤 攝) 梁國勤在學校對面開了一家商店,對于義務巡防隊的工作他深有感觸,“現在小孩子過馬路更安全了,家長接學生也更方便了。” “以前接小孩必須提前過來,校門口車來車往,小孩子過馬路我們不放心,現在每天都有義務巡防隊值守,還裝了高清攝像頭,讓我們當家長的放心多了!奔议L彭慧說。 治安巡邏、疫情防控、應急處置、調解糾紛……現如今,義務巡防隊已經成為了群眾的“護衛(wèi)隊”。 全體隊員發(fā)揚“不計報酬、無私奉獻”的精神,遇到突發(fā)事件隨叫隨到,從不抱怨,為全縣治安工作貢獻力量。 ![]() 楊岐鄉(xiāng)綜治中心(記者李小濤 攝) 著力打造“連村解紛” 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這幾個月,您千辛萬苦,付出無言可表的精力,終于將我們用血汗錢換來的產權證親自交到我們手中,這讓我們無比高興……” 走進上栗鎮(zhèn)濱河社區(qū),一封大紅色的感謝信格外醒目。 時間回到2018年3月,當時轄區(qū)一房地產開發(fā)商已經搬走了,造成316戶業(yè)主還未辦理產權證。 濱河社區(qū)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葉堅了解情況后,決心幫居民把產權證辦妥。 ![]() 上栗鎮(zhèn)濱河社區(qū)將調解好的糾紛用便簽收集起來(記者李小濤 攝) 可事情并不是那么一帆風順!伴T難進、話難聽、臉難看是居民對我們的一貫態(tài)度!比~堅回憶,當時業(yè)主根本就不相信社區(qū)能為他們辦成事。 為了打破這一僵局,葉堅帶著1名黨小組長和1名網格員,把316戶業(yè)主全部召集起來,坐在一起開會,了解他們的訴求。 “你們的訴求我全部做了記錄,如果你們不放心,可以成立維權小組,收集意見,見證我們的工作進展。”會上,葉堅給大伙兒吃了顆定心丸。 此后,葉堅每日帶著業(yè)主找開發(fā)商整理材料,并奔走于銀行、住建、公積金中心等部門。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每日不斷與相關部門協(xié)商,幫業(yè)主收集購房材料,第一批57本產權證不到1個月就辦下來了。 自此,困擾316戶業(yè)主5年的老大難問題終于有了轉機,從那以后,誰家的材料準備齊全了,葉堅就為誰家去辦證。 葉堅說:“僅2個多月,業(yè)主的產權證就全部辦理到位。我們社區(qū)干部進他們小區(qū),居民的態(tài)度也更熱情了,還端茶送水拿水果! ![]() 上栗鎮(zhèn)綜治中心(周瑩 攝) 這是上栗縣發(fā)揚新時代“楓橋經驗”,依托當地實際,打造“連村解紛”的一個縮影。 通過“連村解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截至2020年12月17日,全縣調解矛盾糾紛1430件,調處率達100%。 此外,上栗縣委政法委通過整合資源,對志愿調解員、人民調解員、法律明白人、村(社區(qū))干部進行在線培訓、指導,著力鞏固“屋場貼心會”“廖湘志訴前志愿調解工作室”“老支書調解室”等義務調解平臺,運用法治方式化解基層社會矛盾。 上栗縣堅持以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不斷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提升社會治理成效,實現了干部在基層會合、資源在基層集中、工作在基層開展、問題在基層解決,有效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