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潔報道:丈夫去世后,她用愛和責任扛起了照顧癱瘓公公的重擔,譜寫了一段人間真情,她就是蘆溪縣張佳坊鄉(xiāng)張佳坊村彭桂蘭。 初夏的雨后,來到彭桂蘭家時,她正趁著停雨的間隙,穿著雨鞋在家門口的菜地里種辣椒。“家公床前離不了人,在自家門前種點蔬菜,省錢又方便!迸砉鹛m笑著說。 今年57歲的彭桂蘭像許多農(nóng)村婦女一樣,丈夫在外打工賺錢,自己則在家操持家務,閑時在家門口干點零活,日子過得平淡幸福。 可這樣的生活在2017年戛然而止,丈夫廖運萍因車禍意外去世,家里的重擔全落在彭桂蘭身上。她除了要忍受失去丈夫的痛苦,還要打理農(nóng)活,照顧雙目失明、意識不清的公公廖輝林。這些年來,廖輝林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彭桂蘭總是耐著性子照顧。 “近幾年來,老人家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完全離不了人!迸砉鹛m日夜守候在廖輝林身邊,只要聽到有點動靜,她都會立即放下手頭的事情,過來看看廖輝林是不是有什么需要,又或者是哪里不舒服。天氣晴好時,她還會將廖輝林推出來曬曬太陽,給他理發(fā)、剪指甲。 “母親這些年過得特別辛苦,姑姑們只能偶爾來搭把手,我也要上班和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只能周末抽出時間替她分擔一點!迸砉鹛m的兒子廖錢說,以前祖母重病時,爺爺就無怨無悔照顧了許多年,如今母親又無微不至地照顧爺爺,后輩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以后會將這種好家風代代相傳。 “作為兒媳,照顧家公是我的本分,最艱難的時候都熬過來了,以后會越來越好的。”彭桂蘭的話語樸實無華,但她卻用自己的行動傳遞著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