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黨委、管委會緊扣市委、市政府“奮力推進‘五區(qū)’建設,打造‘最美轉型城市’”發(fā)展目標,緊跟區(qū)委、區(qū)政府“三區(qū)同振 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思路,以黨建為引領,以“一網兩區(qū)三圈”為抓手,有效發(fā)揮政府統(tǒng)籌及社會參與作用,深入推進“三位一體”建設,切實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完善社會治理機制、深化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打造出具有城郊特色的“12345”社會治理新模式,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系統(tǒng)化、社會化、精細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朝著構建和諧共生、美麗幸福新城郊的目標奮楫爭先。 “一個核心”增強社會治理合力 城郊黨委充分發(fā)揮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核心作用,著力做實“黨建+”治理模式,大力推行“黨建+制度鏈”、“黨建+網格鏈”、“黨建+產業(yè)鏈”,將制度、資金、技術、人才、產業(yè)等方面聚合裂變,讓基層黨建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凝聚起強大合力。 通過“黨建+制度”健全從嚴治黨、民主集中、理論學習、“三重一大”決策監(jiān)督等工作機制,使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通過“黨建+網格鏈”建立城郊黨委、村(社區(qū))黨委、網格黨支部、村民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為架構的5級體系,為創(chuàng)新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通過“黨建+產業(yè)鏈”推行“黨支部+合作社+黨員+農戶”的協(xié)作模式,把“碎片化”土地集中起來,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使村集體經濟不斷發(fā)展壯大,使農戶收入不斷增加,在“產業(yè)振興、農民致富”上實現新跨越。 “黨支部+合作社+黨員+農戶”模式 助力業(yè)振興、農民致富 “雙向互動”激發(fā)社會治理活力 城郊管委會通過深化行政改革與發(fā)展基層群眾自治、加強社會協(xié)同治理方面積極探索,推行“政社雙向互動”模式,即“政府及其部門”和“村(社區(qū))群眾自治組織、社會組織”這兩類社會治理主體之間,通過“雙向互動”規(guī)范行政權力,提升自治能力,激發(fā)社會治理活力。 村干部、志愿者進村入戶了解情況 根據平安建設和村(居)民服務的迫切需求,積極組建社會組織孵化基地、搭建社會組織、社工和社會志愿者三方聯(lián)動平臺,發(fā)揮“草根和事佬”、銀發(fā)志愿隊、平安村嫂志愿服務隊、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等社會力量的集聚效應和正能量,參與平安建設和公共服務,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目前,轄區(qū)志愿者注冊人數已逾7500人。 平安志愿者發(fā)放宣傳單 “三位一體”提升社會治理能力 城郊管委會深入推進綜治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和“雪亮工程”一體化建設(簡稱“三位一體”),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不斷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 里善村綜治中心 通過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保障“大腦靈”、網格化服務精細化管理做到“腿腳勤”、推進“雪亮工程”智能化應用實現“眼睛明”,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不斷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以里善村為試點,以“村莊更智慧、治理更精準、服務更貼心、村民更安心、參與更廣泛、鄰里更和諧”為目標,以網格服務為基礎、綜治中心為載體、智能防控為手段的“三位一體”綜合治理機制,注重發(fā)揮網格員、平安志愿者、“草根”和事佬等六支隊伍的作用,秉持“五民”服務理念,致力于打造“平安城郊”。 網格員在社區(qū)“零距離”服務居民 開展宣傳活動 “四共機制”保障社會治理戰(zhàn)力 城郊管委會完善“平安共創(chuàng)、責任共擔、矛盾共調、源頭共管”四大機制來健全多元化的社會治理機制,防風險、解難題、補短板,不斷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形成共保平安、共求發(fā)展、共促和諧的平安創(chuàng)建局面。 開展板凳夜話平安共創(chuàng)活動 通過廣泛組織開展“平安村(社區(qū))”、“平安校園”、“平安家庭”等系列平安共創(chuàng)活動,有效防范和減少違法犯罪、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群體性事件發(fā)生;通過出臺《城郊管委會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實施辦法》,落實“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責任共擔機制;通過建立“1+4+N”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解機制,選聘責任心強、懂法律、有經驗的“五老”人員擔任調解員,組建起“草根和事佬”、“平安村嫂”、“五心調解”等民間調解組織,建立本級及各村(社區(qū))綜治中心,設立“心理服務室”,幫助、引導群眾依法維護合法權益表達合理訴求,有效化解婚姻家庭、土地山林、交通事故、勞動社保、涉軍維權等矛盾糾紛,形成化解矛盾糾紛的工作合力;通過把提高預測預警預防能力,有效將各類矛盾風險防范在源頭、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著力解決好教育、就業(yè)、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yī)療、住房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促進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進行掃黑除惡宣傳 “五大行動”增添社會治理效力 城郊管委會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人民滿意為目標,大力實施大巡防、大排查、大整治、大宣講、大提升“五大行動”,確保人民群眾安全感、幸福感不斷提升,社會治安大局持續(xù)平穩(wěn)。 大巡防行動,織密治安防控網 通過抓實“三防工程”,開展治安大巡防行動,堅持人防、物防、技防無縫對接,實現立體巡防巡控全覆蓋,織密治安防控網;通過抓實“三訪活動”,開展矛盾大排查行動。開展開門接訪、重點約訪、主動走訪活動,組織黨員干部進村居、入樓棟,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化解在源頭;突出“三個聚焦”,開展問題大整治行動。聚焦“打”、“治”、“建”,持續(xù)強化“重拳治亂”的力度,持續(xù)提升“動真除患”的強度,持續(xù)完善“長效常治”的制度,緊盯社會治安領域突出問題,以點帶面打擊整治,將苗頭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推動專項治理制度化、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普及“三法理念”,開展法治大宣講行動。城郊管委會扎實開展“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和“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積極打造法治文化廣場,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民學法、守法、用法;建立“三全機制”,開展服務大提升行動。依托綜治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和網格開展為民服務,使群眾辦事、訴求不出村(社區(qū)),以實實在在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最后一公里”,增進社會和諧,構建和諧共生、美麗幸福的新城郊。 開展法治大宣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