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8日,譚冬秀和何淑蘭帶著妹妹、妹夫等親戚一道來到安源區(qū)紅十字會服務大廳,她們在安源區(qū)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堅定地在遺體捐獻登記表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們響應國家殯葬改革的號召,身后把遺體捐獻給醫(yī)療部門做研究或幫到更多的人!”何淑蘭說道。 同住鳳凰街的譚冬秀和何淑蘭是在一起多年的閨蜜,兩人在幾年前通過電視和報道同時萌生了捐獻自己遺體的想法,經(jīng)過和家人的溝通,全家人非常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譚冬秀和何淑蘭的親戚一共六人在她們的精神感染下,也“志同道合”,加入到遺體捐獻的隊伍當中,當天和他一起來到安源區(qū)紅十字會,共同簽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表。 接過剛出爐的榮譽證書,兩人很是興奮!敖K于完成了。” 遺體(器官)捐獻事業(yè)是挽救垂危生命、弘揚人間大愛、彰顯社會文明進步的高尚事業(yè)。近年來,市紅十字會大力宣傳推動“三獻”工作,鳳凰街已有多例遺體(器官)捐獻的善舉,在冊登記共11人,充分彰顯了我街群眾的文明素養(yǎng)明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不斷提高。今后,鳳凰街紅十字會將繼續(xù)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大力宣傳推動“三獻”工作,提高群眾對遺體(器官)捐獻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努力營造互助、奉獻的社會風尚,為我市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作出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