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政府對群眾的關心,街道寬敞整潔了,我們老百姓的心也暖了。”近日,在上栗縣東源鄉(xiāng)小枧村街頭,看著剛剛完成的集鎮(zhèn)“白改黑”改造工程,何大姐激動地說。 過去,小枧村街道狹窄、路面老化、坑坑洼洼、塵土飛揚,路兩旁缺乏排水設施,一下雨便會積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附近村民和商戶苦不堪言。今年8月,村民在“屋場貼心會”上向新一屆鄉(xiāng)黨政班子提出集鎮(zhèn)改造請求。民有所呼,政有所應,經多方調研,科學規(guī)劃,小枧集鎮(zhèn)改造被納入東源鄉(xiāng)“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集鎮(zhèn)“白改黑”及透水道改造工程正式提上日程。 施工過程中,村民自發(fā)將私家車、電動車停在施工道路外,給改造提供便利條件,保障施工順利進行。在鋪設瀝青路面時,遇上天氣突變,按照現有施工進度,最快也要兩天才能完工。村民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紛紛拎著自家的鐵鍬加入到施工隊伍中,不談報酬、不怕辛苦,只希望工程可以順利完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當晚便完成了瀝青路面的鋪設并順利通車。如今,小枧村集鎮(zhèn)徹底“改頭換面”“展露新顏”。瀝青路面格外平坦寬敞,來回車輛有序通行,群眾的幸福感大幅提升。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東源鄉(xiāng)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抓手,把察民情訪民意作為第一步,暢通群眾訴求渠道,通過“屋場貼心會”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廣泛征求建議和訴求,梳理出13類53項實事,制定東源鄉(xiāng)“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目前已經完成48項,5項正有力推進中。下階段,該鄉(xiāng)將圍繞項目推進存在的問題,重點突破、積極作為,總結經驗、提煉典型,建立和完善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長效工作機制,推動為群眾辦實事常態(tài)長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