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唐彩萍 5月6日,是礦上的安全培訓(xùn)日,因為要接受記者采訪,鄧春特意請了一會兒假。為了不耽誤下井,鄧春總是選擇上中、晚班。他是采掘二區(qū)出勤率最高的一個,今年他總共才休息了兩天。 “鄧春是我們區(qū)年齡最小的采煤大工,卻是出勤最多、效率最高、安全最佳、質(zhì)量最優(yōu)的一個。8年來他放棄休息日300余天,共計采梁40480塊、落煤76400余噸,相當于8年干了12年的活!辈删蚨䥇^(qū)黨支部書記、省勞動模范丁建剛向記者介紹。 萍鄉(xiāng)市安源區(qū)是塊紅色熱土,是中國工人運動的搖籃,有著光榮優(yōu)良的革命傳統(tǒng)。鄧春是地道安源人,從小聽著安源革命故事長大。2010年招工進礦,成為江西煤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源煤礦的一員。安源煤礦被譽為“勞模的搖籃”,先后產(chǎn)生9個省部級以上勞動模范,尤其是采掘二區(qū),是個赫赫有名的英雄集體,該礦全國勞模王湘萍和全國五一勞動獎?wù)芦@得者、黨的十九大代表張來清等就出自這里。鄧春一進礦就分配到采掘二區(qū),成為張來清的徒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工作中,鄧春處處以勞模以師傅為榜樣,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學徒3個月,在師傅的精心教導(dǎo)下,鄧春迅速掌握了采梁、架棚、放頂、護頂?shù)炔删蚣夹g(shù)。他干活不怕苦不怕累,臟活重活搶著干,是個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懊刻煲坏阶鳂I(yè)面,除了吃飯喝水,他幾乎不停不歇,有時為了搶效率,他連吃飯都顧不上!闭f起這個徒弟,張來清又心疼又驕傲。 都說勞模是干出來的,這話一點不假。別人一個月上22天班,鄧春最少上26天班;別人一個班干8個小時,他拖班加班“8+2”是常事;別人一個班采10塊梁,他能采13至14塊梁。有一次,采掘二區(qū)接到架棚護頂加寬巷道的工作任務(wù),區(qū)里本來計劃16天完成。鄧春帶著突擊隊搶時間、搶進度,一天架6個棚子,硬是用8天的時間做了16天的事。 鄧春不僅會實干苦干拼命干,也會巧干精干。他喜歡動腦筋想點子,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產(chǎn)安全和節(jié)支降耗。井下工作面在特殊情況下要打“井”字形木垛進行支護,一個木垛成本1200元,一年開支將近9萬元。鄧春經(jīng)過長期觀察和計算,提出用煤矸石墩替代“井”字形木垛,一個煤矸石墩成本只需340元,此舉在全礦推廣后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 作為一名“80后”,鄧春希望自己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工作之余他不忘給自己“充電”,刻苦攻讀《采煤概論》《地質(zhì)學》等專業(yè)知識。每個月,只要是礦上的安全和技術(shù)培訓(xùn)日,鄧春從不缺席。礦上即將實行機械化采煤,鄧春是機械化采煤創(chuàng)新工作室的主要成員。他告訴記者,目前他正在努力學習機械采煤知識,熟悉設(shè)備性能,只等今年底機械化采煤實行后,能一展身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