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壓竹頭低, 低下欲沾泥。 一朝紅日起, 依舊與天齊。 竹節(jié)節(jié)先來問問大家, 你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嗎? 沒錯! 它就被譽為“四君子”之一的竹子! 聽, 在張佳坊學校開展的 《竹編》竹韻文化特色課堂上, 傳來了悠揚的朗誦聲, 朗誦內(nèi)容正是方志敏的這首《詠竹》。 竹編是一項古老的民間手工藝,它是以竹子為原材料,經(jīng)加工成竹絲篾片,通過扭、折、擰、轉(zhuǎn)、壓、插等手法編織制作而成,歷來深受人們喜愛。 張佳坊學校依托“竹編”這一民間手藝,致力打造學校特色——“竹韻文化”校園,把有氣節(jié)、虛心、正直、堅韌、質(zhì)樸的竹子精神根植于學校文化建設中,形成了特有的學校竹韻文化。 4月14日下午,張佳坊學校“竹編藝術(shù)進課堂”活動在竹里館進行,學校聘請竹編老藝人張友新為竹編興趣課指導老師并為其頒發(fā)聘書,使“竹編進課堂”常態(tài)化,竹編老藝人張友新堅持每周四下午學校給部分師生們在竹里館傳授竹編技法。每周五下午第三節(jié)課再由這些師生回班上給全體學生普及校本課程《竹韻悠悠之竹編制作》,讓全校師生共同參與這項特色活動。 《竹韻悠悠之竹編制作》這一特色課堂,讓竹編特色活動延續(xù)竹文化精神,在校園里絢麗綻放。 竹編課上,竹條在竹編老藝人手中來回翻揚、穿梭,不一會兒,就完成了一個竹筐的底部。孩子們連連贊嘆,躍躍欲試。竹條的纖細程度和韌性使得編制過程中力道的拿捏極為重要,力氣大了容易使竹條變形斷裂,力道太小竹條又跑了出來,不易綁扎!爸窬幘褪且J真仔細,馬虎不得,稍不留神,穿錯了地方,就必須拆開重來。”竹編老藝人張友新說道。 大家學得好認真! 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學生楊丙奇專心致志地做著竹編,只見他排列好縱橫的竹絲,細心地進行交錯編織。學習的過程中,他說,這項課程不僅培養(yǎng)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更讓他認識到竹編藝術(shù)中所蘊含的深厚文化!皬男∥揖涂催^街上賣的竹編制品,覺得十分精美,老師說可以在學校學習竹編,我毫不猶豫就參與了。” 經(jīng)過老師的指導, 同學們已經(jīng)能夠編得像模像樣了~ 來吧,展示! ↓ ↓ ↓ 相關(guān)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