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內(nèi)擺滿了張國武寫的書法作品 初夏時節(jié),上栗縣金山鎮(zhèn)高山村張國武家的小院子里樹影婆娑、綠意盎然。走進院內(nèi),門額上“清河園”三個字映入眼簾,73歲的張國武一頭白發(fā),精神抖擻地站在院子里,笑著向筆者介紹“清河園”的由來,因為張姓古時的封地名為清河,張國武便為自家小院取此名。寬敞的院子里,立著一棟三層小樓,大門兩側刻著張國武作的對聯(lián)“學海拼搏仕耀門,書海奮讀科入第”,大廳內(nèi)擺滿了張國武寫的書法作品。上到二層,是書法室和藏書閣,一張書桌,一副筆墨,一整墻書,張國武能在這一方小天地里呆上一整天。 張國武出生于農(nóng)民家庭,家境的貧困并沒有磨滅他讀書的意志,他立志要努力讀書,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從小張國武就愛看詩詞散文,對寫作也十分感興趣。上班時也沒有落下閱讀和寫作,在單位還創(chuàng)辦了一份名為《戰(zhàn)地紅花分外香》的小報,內(nèi)容大多是隊伍思想建設、工作情況等,張國武經(jīng)常在上面發(fā)表一些工作上的見解和感悟。 退休以后,身邊老朋友大多選擇打麻將、玩撲克來打發(fā)空閑時間,張國武則過上了詩情畫意的生活。除了在家中看書寫詩、寫字畫畫外,張國武最愛出去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西湖、魯迅故居、張家界、黃鶴樓都留下了他的腳印。每到一處,必留下詩篇。就連在杭州二兒子家中小住時,他也在小區(qū)的布告欄上貼出自己的詩作,結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老人,大家互相交流、改詞,還互換詩集做紀念。至今,張國武寫下的詩歌已有200多首,“我寫詩不拘于字數(shù)長短,大多是在記錄生活或者抒發(fā)感想,就是想把我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正能量宣揚出去! 愛看書、愛寫詩、也愛以詩會友。張國武將自己寫的詩歌匯編成冊,送出1000多本,與同樣熱愛詩歌的人彼此學習交流。還創(chuàng)辦了上栗縣第一家民辦新詩風贊文學院,以文會友,廣結良緣。 張國武的孩子們也是個個出色,大兒子畢業(yè)于華東交通大學,成為企業(yè)家的他,已為家鄉(xiāng)引稅300多萬元。二兒子是從浙江大學畢業(yè)的博士,現(xiàn)已是浙江財經(jīng)大學教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小兒子大學畢業(yè)后成為了一名公務員,多次獲得“優(yōu)秀公務員”稱號。當被問及如何教育孩子時,張國武直言:“我沒什么招數(shù),以身教來影響他們,以正能量教育他們,做好一個榜樣罷了。”說完,他還向筆者展示了刻在走廊上的家訓,“‘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勤儉持家、厲行節(jié)約、團結互助、肝膽相照、奮力拼搏、自強不息’,這40個字是我對孩子的期望! 家人也十分支持張國武的愛好,大兒子和小兒子把父親寫的詩刻在院子圍墻上。二兒子特意給老人注冊了一個名叫“新詩風贊”的新浪博客,把父親寫的詩記錄在上面。他們還出資為老人在院子里修建了一棟名為“帥軒樓”的農(nóng)家圖書館,免費向全社會開放,讓他收藏的2000多冊圖書能被更多人閱覽!矮@評全國‘書香之家’不僅是榮譽,更是責任。希望有人能夠通過我的圖書館愛上閱讀,見識到更廣闊的世界,擁有更精彩的人生,也希望為書香萍鄉(xiāng)、書香上栗增添光彩,給后世留下一點精神財富!睆垏淙缡钦f。 |